雪域高原,藏野驴在开阔的草原悠闲踱步觅食;竹林幽幽,“国宝”大熊猫自由自在攀援在树杈上惬意玩耍;南海之滨,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种子植物海南苏铁状如大伞蓬勃生长;白山黑水,体型健硕的猛兽穿行于蓊郁原始森林,再现虎啸山林、豹跃青川……金秋时节,我国首批设立的三江源、大熊猫、海南热带雨林等5个国家公园生机盎然,成为万里河山多姿多彩的生动写照。
根据《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总面积约110万平方公里。
建设国家公园对守牢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中国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如何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之间的关系?记者近日走进国家公园进行探访。
福建省武夷山市,夜幕降临,林密苔深,车灯照亮通往武夷山国家公园深处的山路。生态环境部南京环科所研究员吴延庆带领团队下了车,他们3人一组,分不同线路出发,开始当天的物种调查工作。
“两栖爬行类物种的调查通常在晚间进行,白天我们已经提前勘察并记录好样线。”吴延庆边整理背包边说。
“那是2020年8月一天深夜,我们在调查时,突然看到一条竹叶青蛇正在路边水沟中捕食林蛙,大家迅速举起相机拍下这一幕。”放大照片,吴延庆和队员发现,这种林蛙与当地其他林蛙在形态上有所不同。
“很可能是新物种!”吴延庆兴奋地将这种林蛙带回实验室进行对比研究,最终确定该林蛙为新物种。因在武夷山国家公园首次发现,团队将其命名为武夷林蛙。
初战告捷极大鼓舞了调查队员的士气。此后,吴延庆团队成了武夷山国家公园的常客。“这里是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宝库,几乎每次来都有新发现。”吴延庆说。
武夷山被誉为“世界生物之窗”。每年7月至8月的调查旺季,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人员造访大山,穿梭林海,探寻生物秘境。
为了掌握武夷山地区生物资源状况,自2021年4月起,武夷山国家公园联合生态环境部南京环科所,组织2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100多名专家,共同开展为期3年的武夷山国家公园生物资源本底调查。
雨神角蟾、福建天麻……近年来,武夷山国家公园里已发现了29个新物种,生物多样性稳定提升,生态功能持续向好。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大举措。
海南长臂猿曾被列为世界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旗舰物种。随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建立和保护工作持续推进,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恢复到6群37只。“作为旗舰物种,海南长臂猿引发了人们对海南热带雨林的关注,伞护了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蒋志刚说。
《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遴选出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分布着5000多种陆生脊椎动物和2.9万种高等植物,涵盖8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
国家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按照“成熟一个,设立一个”的原则,稳妥有序推进设立黄河口、钱江源—百山祖、卡拉麦里等新的国家公园,把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资产最精华、自然景观最独特、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把最珍贵的自然资产、最美的国土严格保护起来,守牢生态安全屏障,筑牢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根基。
初秋,吉林省珲春市的山林逐渐变成金。天刚擦亮,冒着凉意,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珲春分局科研监测中心副主任赵岩和同事们,准备进入莽莽密林中巡护。
“东北入冬早,再过段时间就可能下雪,我们得为人与虎豹和谐安全过冬提前做好准备。”赵岩告诉记者,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在虎豹经常出没的区域,架设“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的红外相机。
从林场工人,到动物巡护员,再到如今的科研监测负责人,今年38岁的赵岩已在山里工作了13年。现在,他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基地观测和山里巡护。
现在的情况大不一样。赵岩打开随身携带的背包,除生活必需品外,里面还装着手持火焰信号弹、对讲机、户外音箱等设备。“尤其是这台MiFi(便携式宽带无线装置),让我们在深山密林里也能向家人、同事报平安。”赵岩说。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可实时传输的无线红外相机等野外监测终端已有两万余台,建设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覆盖了国家公园全域。还建立了科学管理巡护体系,将3000余名巡护员的巡护数据纳入巡护管理数据库统一管理,为建设智慧国家公园奠定基础。
“我们利用防火瞭望塔布设通信网络,研制的智能红外相机实时回传高清图像和视频,不仅可以精确地进行‘虎脸识别’,实时获得虎豹活动规律和数量变化,同时还实时监测和管理国家公园内的人为活动,实现了国家公园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冯利民说。
采用高通量卫星技术,三江源国家公园首次实现格拉丹东冰川监测画面实时传输;能长期驻空的浮空器,可满足国家公园全局尺度、全域尺度、景观尺度的度观测;综合监测方舱具备监测云台、会议指挥、数据处理等功能,配备基本生活设施,支持自主供电,让巡护监测人员即使身处无网无电的野外,也能拥有移动办公室和安全的宿舍……近年来,不少生态监测、保护的最新科研成果,开始应用于国家公园的保护管理工作。
最近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的第二届国家公园论坛上,“国家公园感知系统”成果发布。国家林草局规划院信息网络技术处高级工程师孙忠秋介绍,这一系统是利用卫星遥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建立,服务于国家公园智能监管、智慧管理的信息化平台。目前已面向首批5个国家公园开放使用,提升了国家公园现代化管理水平。
“近年来,国家林草局不断夯实科技支撑保障基础。高水平建设东北虎豹、大熊猫、亚洲象等旗舰物种保护研究中心,打造世界级旗舰物种保护科研平台;联合中国科学院成立了国家公园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设立了首个高等院校国家公园专业。”国家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通过揭榜挂帅方式优选高水平科研团队,运用先进技术和装备实现国家公园监测全覆盖,逐步构建自主研发走在世界前列、应用水平全球领先的国家公园“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
“咔嚓”一声,枯枝断裂,细微的响动引起雪豹警觉,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乡热情村牧民桑周屏住呼吸,示意身旁的访客安静下来。
桑周缓缓举起相机,拉近焦距,拍下了两只幼年雪豹打闹嬉戏的画面。一直后退到雪豹的警戒范围之外,他才长舒一口气,兴奋地说:“你们是我今年接待的第七批访客,到现在每批访客进山都能看到雪豹,这项纪录还在延续。”
桑周的家乡位于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2016年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后,他放下牧鞭,成了一名生态管护员。
“过去家里收入主要靠牛羊养殖,现在除了每月1800元工资外,每年还能领取草原奖补资金。”由逐水草而居,到吃上生态饭,桑周和乡亲们从国家公园建设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红利。
国家公园不是无人区、隔离区,它既是许多古老孑遗物种的“世外桃源”,也是人民群众共同享有的优质生态产品。
走进昂赛乡澜沧江大峡谷,扎曲河蜿蜒流过,两岸群峰矗立。这里是雪豹重要栖息地之一,被誉为“雪豹之乡”,珍稀野生动植物数不胜数,众多游客慕名而来。
2018年,昂赛乡启动“昂赛大峡谷自然体验”特许经营项目试点工作。当年,22户牧民被选为自然生态体验接待家庭,桑周家便是其中之一。经过培训,桑周和其他接待家庭为游客提供食宿服务,并担任司机和向导,带他们走进峡谷深处,进行自然观察及摄影等。
特许经营带来的收益,45%归接待家庭,45%用于社区公共事务,10%用于野生动物保护基金。桑周告诉记者:“如今每年能接待十几批访客,年增收4万多元。”截至目前,这一项目共接待超过600人次的自然体验者。
“特许经营让访客感受江源辽阔、天地大美,使他们在耳濡目染中培养生态保护意识,收入可以反哺生态保护工作。”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孙立军表示,“牧民保护家园的同时获取收益,这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江源大地的生动实践。”
自然体验特许经营项目正在三江源多地开展: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访客穿戴户外装备,徒步寻访黄河源;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玉珠峰的皑皑白雪让大批摄影爱好者流连忘返……
“未来,三江源国家公园将结合生态体验产品设计不同体验路线,依托国省干道构建的杂多至玛多、玉树至格尔木等6条生态体验线路已纳入规划。”孙立军说,“还将合理确定访客流量,加强访客教育,同时提高服务标准,让访客获得更好的观赏体验。”
国家公园兼有教育、科研和游憩功能。近年来,首批5个国家公园围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全民共享和文化品牌塑造方面进行一系列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今年暑期,不少小朋友来到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唐家河片区,通过自然导赏、深度体验等方式,充分感受生物多样性的魅力。自2017年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以来,唐家河不断加强科普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涵盖观鸟、观兽、观虫等多种形式的自然教育课程体系,每年接待访客2000人次以上,并为周边社区群众提供公益自然教育服务。
“国家公园建设工作,充分践行了社区共建共享的原则,将惠及28个省份400多个县,形成56个民族同绘国家公园美丽画卷、共享国家公园生态福祉的格局。”国家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国家公园边界区域管理、民生保障、设施建设、生态修复、重大战略保障等方面,推行弹性管理政策,正确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着力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支持地方政府建设国家公园入口社区、保护发展带,打造国家公园生态产品品牌体系,适度发展生态旅游、自然教育,推动高水平绿色发展,让国家公园真正成为亿万人民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