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记者走进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倒淌河镇次汗达哇村,恰巧碰到村党支部多杰才让正在“验收”村级合作社新购置的冷链车。验收、签字、付款,一套流程之后,多杰才让开始试车,但凡遇到稍微宽阔平坦的路,多杰才让便大胆地“换挡加油”。
次汗达哇村海拔3200米,有着“弯曲的哈达”之意。村庄离109国道不到10公里,位于州府所在地恰卜恰镇与倒淌河镇中间,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本可以“踩着油门”向前发展,却不想因为产业结构单一、贫困量大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逐水草而居、放牧牛羊成为大多数次汗达哇村民惟一的指望。
正因为没有别的选择,过去次汗达哇人拼命地比着增加养殖牛羊的数量,可越来越多的牛羊因品种杂,体质弱,一直买不上好的价格,牧草也日渐稀疏,草山的沙化日益蔓延。
就在次汗达哇人迷茫之时,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动员令,吹响了向贫困全面宣战的总号角。海南州提出“四大产业联盟”和“奋力实现再造一个畜牧业大州”的目标,次汗达哇人从此走上了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之路。
以“调结构、强特色”为抓手,把党的优势、组织优势融入产业发展,次汗达哇村确定从产业高效发展入手,对合作社进行股份制改造,以村民自愿方式对草场、耕地、牲畜等生产资料进行折股量化,同时引进科研技术,打造培、产、销一体化的优势高效养殖技术集成科研示范基地,为带头发展新型产业的村民寻找发家致富的新途径。
多杰才朗是次汗达哇村的村委会主任,也是尕海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之一。见到他时,他的工作服上挂满了草屑,沾满了灰土,脚上一双略显笨重的户外鞋几乎看不出本色,脸庞黑里透红。
“我们家当时入股120只羊,2年的时间,现在能分红超过200只,按照现在藏系羊1200元的平均价格,怎么说也能分红10多万元。”还没等我们开口,多杰才朗提前把合作社的成绩报了出来。
按照统一饲养、统一生产、统一销售、统一品牌的“四统一”经营管理模式,次汗达哇村党支部积极争取州县农牧部门扶持资金1752万元,在今年4月建成了占地近13公顷集称重系统、养殖场、有机肥加工点、活畜交易市场、藏羊肉初加工点、展厅等为一体的海南州藏羊产业优势高效养殖技术集成科研示范基地。
“当初劝村民整合资源,统一加入合作社时,磨破了嘴皮。挨家挨户,把扶贫政策的好处讲透了,剩下的事也就水到渠成了。”多杰才让对刚成立合作社时的情况记忆犹新。
“通过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带动,共享高效养殖技术收益,激发产业扶贫新活力,28名党员带头,动员全村137户354人入社,入社率达100%;入股草场2613.3公顷、耕地173.3公顷、优质藏系羊6520只,入股率均为100%。”多杰才让介绍道。
不仅如此,合作社对引进的藏系羊和野血牦牛进行畜种改良,优化畜群结构,尤其是藏系羊由“一年一胎”转变为“两年三胎”高效养殖,促进了藏羊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今年预计出栏4400余只,年收益可达650万元,实现由传统放牧转变为规模化养殖,由经验养殖转变为科学高效养殖,由牧户零售转变为基地统一品牌销售“三个”转变。
党建引领特色产业,科研攻坚创收致富,尝到发展甜头的次汗达哇人,把脚下的路,往宽处走、往深处走,发展致富的心越来越“野”。
如今,次汗达哇村整合种植、养殖大户组成“党员先锋队”,带头学习技术、管理等相关知识,谋划基地发展思路,鼓励和动员村民、无畜户参与到饲草料种植、藏羊养殖、饲料加工、肉类加工和销售等环节。带动就业28人次,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32个,实现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元;2019年底贫困村全部退出,村民人均收入达9882元。
以高效养殖助推产业发展,以产业兴旺实现生活富裕,次汗达哇村完成产业由“小”到“大”、村民由“贫”到“富”,党支部由“弱”到“强”的蝶变之路。
正如驻次汗达哇村班玛项秀所言,“牛羊换了个养法,牧民换了个活法。”这个集藏系羊繁育、养殖、育肥培训于一体的基地,如一颗凝聚科技成果的产业新星,在海南大地冉冉升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