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飞机餐的新闻好多呀,有人吐槽有人赞,还有新闻说有些航空公司的飞机餐过期了,有人吃了腹泻。我就超级好奇,同样是飞机餐,怎么那么大区别?
比如,网上特别被赞的国泰航空的飞机餐,据说超好吃,各种美味360度无死角!早餐还可以吃到烧卖、虾饺、炒面神马的!
比如有人吐槽:最难吃的是某次某航短程,发了一个洋葱馅肉烧饼!那味道闻一下就够了,而且搞得满机舱烂洋葱味,这是哪个脑残想出的主意!
其实记者自己也很好奇,于是赶紧找了一下消息:发现杭州起飞的绝大多数航班的飞机餐都是由萧山机场汉莎航空食品有限公司提供的。
本想拍一些照片的,可是记者被明令禁止拍照,李总说,拍摄仪器会带入细菌的,连检验检疫局的人来检查都不准拍照。进去之前,卸下身上所有的饰品、手机、包包等,全副武装、消毒完毕才放我进去。
收菜间:把所有的蔬菜收进来后,洗掉泥土。隔壁有个专门洗鸡蛋的房间,因为鸡蛋表面最容易有细菌和病毒,要用专门的消毒水消毒。
切菜间、配料间:把洗干净的菜切好。有个细节让记者记得很清楚,两个工人把一袋米摊在白色台子上,挑出里面的石头、谷粒等杂质,为防眼花遗漏,一滩米要两个人挑过。工人说,一天挑300斤米。
冷餐间:这里的东西最诱人,卷成玫瑰花朵的三文鱼,大颗大颗的虾仁,大爱的罐头黄桃,削了皮的橙子……工人每装一个品种就换副手套,防止串味。
无论什么餐食,我都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们,味道好不好是一回事,但卫生绝对过关,车间工人必须经过若干消毒才能接触食品,冷拼的水果也经过清洗、二次消毒。工作人员包装时带一次性手套的。
制作完成的飞机餐,立即进冷库降至0℃左右冷冻。据说这样从100℃迅速降到0℃,食物不会滋生细菌,细菌最爱60~70℃的温度。
等要用的时候,再拿出来在冷库车间组装;组装间里工人从大托盒里盛食物到小饭盒,大多数时间已经熟练得只要凭手感就可以了,遇到手感不对的就放电子秤上称称看,是添还是减。
汉莎航空食品现在的节奏是上午做好的食物,下午组装出仓;下午制作好的食物,第二天上午组装出仓。在航班落地前5分钟,冷藏车在停机坪等候。等航班降落后,旅客下飞机,客舱清洁完毕,飞机餐就运上了飞机。
公司会根据航班的旅客数制作份数,一般会多准备几份作机动,但冷冻时间不能超过72小时,超过的全部报废。目前,我国已在起草《航空食品安全规范》,该规范公布后,航空食品的生产、供应将有统一的标准,并强制性要求全行业执行。飞机“盒饭”的保质期将以小时计算,从制作完毕到旅客吃下,热食不能超过36小时,冷餐不能够超过24小时。
李总这么说:食品公司就好比来料加工厂,客户给了一件衣服,让我们按照这个模板做,公司就严格按照这个样子做。
航空公司找到他们,商谈一个价格,并确定由哪些食物组成。比如同样是米饭餐盒,甲航空公司定的是A、B、C三种食物的组合,乙航空公司可能是D、E、F组合;而且对每一样食物都明确份量,甲航空公司可能米饭120克、荤菜50克、蔬菜30克,乙航空公司可能米饭100克、荤菜50克、素菜50克。
东航是不提倡,分析了三点原因,一是飞机上的热水因为气压低没有完全开,泡的方便面不好吃;二是飞机颠簸,汤会溅出来烫到;三是吃剩下的汤不好处理。吃榴莲也不提倡,那味道会把整个机舱的人给熏死。
这个呢,说白了就是跟钱有关。现在航空公司有个约定俗成的规定,国际航线因为票价高一些、里程长一些,配餐标准就高一些;而国内航线票价普遍不高,航空公司的配餐标准会低一点,但一个航空公司的国内航线配餐标准基本相同,只是品种上不同而已。所以你就别奢望哪条国内航班上的飞机餐会给你吃大餐。 本报记者 陈伟利 文/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