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来了,和往年一样,网红品牌们早已用尽浑身解数,推出了各类奇葩的新口味:螺蛳粉、小龙虾、韭菜鸡蛋……月饼口味这个话题,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品牌做不到。
不过这个问题对于上海人来说可就简单多了,不管市面上有多少琳琅满目的新口味,唯有一样是老上海人中秋期间不变的心头挚爱:鲜肉月饼。
在漫长的队伍中,早起的张阿姨并不是最先来的,据店员介绍,为了吃到第一锅鲜肉月饼,甚至有顾客从凌晨三四点就来排队的。
这也不怪他们,毕竟今年最新的排队记录已经达到了7小时。即使是在平日的白天,想要买到热门鲜肉月饼基本也要四小时左右的排队时长。
早有经验的精明市民会提前几天来打探状况:早上排队时间会长一点,下半天来人少,可能一个多小时就能买到了。
不排队吃到鲜肉月饼的法子也是有的。队伍中总有人沿街晃荡,然后一脸神秘地靠过来,向你兜售他们刚买的鲜肉月饼。原价五块钱一个的鲜肉月饼,黄牛轻轻松松翻番,甚至翻两番,能如此心有底气地坐地起价,每一个排队轧闹猛的上海人民都不无辜。
因为排队过长,途中还不时有耐心耗尽的上海市民怒斥黄牛,为了减少队伍中的趔趄,上海还派出了和保安一起维护秩序。
但无论是黄牛还是,见惯了大场面的上海人民都无动于衷,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对鲜肉月饼的向往。
每到月饼季,几乎每家老字号单日销量都能达到一万只以上——不是卖不了更多,而是店里最多只能做这么多。
即使刮风下雨,也阻止不了上海人民买鲜肉月饼。不久前台风“灿都”来袭,人照样撑着伞去排队,台风吹的裤脚管多响,阿姨爷叔们买鲜肉月饼的心就有多坚定。
排队买鲜肉月饼并不是一时兴起的网红跟风行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人民就就开始为这一口排队了。早在1982年,静安区“西区老大房”门口就排出了数十米队伍,一天就能卖出一万五千只鲜肉月饼。据“东方网”报道,1980年的统计就显示,上海饮食业当年共有147个单位生产月饼,其中有127户生产鲜肉月饼。
悦来芳的员工也提到:“上世纪70年代,每到中秋人们就提着洗脸盆、水桶在长寿路上排队,那个场面非常壮观。”直至上世纪80代末,悦来芳意识到鲜肉月饼的需求正突破时令,于是利用“前店后厂”之便利,率先尝试全年生产鲜肉月饼。用柏油桶改装成煤球炉,上面搁一只平底锅,当街现烘鲜肉月饼。
也就是说排队买鲜肉月饼这事,在上海已经流行了四十多年,成为上海人必备的中秋仪式感了。甚至在许多知名老店,鲜肉月饼都是全年供应的,但耐不住市民们在这段时间纷纷前来购买,即使商家再三委婉表示没必要在这段时间来排队购买,大多数市民还是觉得:没有吃这一口,感觉好像就没过中秋。
排队买鲜肉月饼是对中秋佳节最起码的尊重,毕竟每一锅月饼都只能现做,好吃的鲜肉月饼,才值得上海人民如此漫长的等待。与其说是跟风,不如说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这个队伍中来。估摸着一些老上海还会表示:谁要你们来抢啦,月饼还怕卖不完伐?
事实确实如此,热门商家的鲜肉月饼都产量有限,许多商家不仅打着限量销售的牌子,甚至还会贴心的摆出“最后一位”的牌子,告诉后面排队的朋友不要空等了——但基本是没什么用的,几乎所有人站在牌子后面的人都不会轻易离开,继续排队碰碰运气,“万一轮到了呢?”
在漫长的队伍中,还有一些不太能理解的北方朋友。他们挂上痛苦面具的同时也表示不理解,和粽子的咸甜之争一样,一部分北方朋友表示不能接受咸口的月饼,一些人甚至“听说月饼是咸的根本不敢尝”;另一部分在品尝过鲜肉月饼后认为这只是个裹着酥皮的烤包子/煎肉包,将其称作是月饼委实是牵强了点。总之主动去复购鲜肉月饼的北方朋友还是少数,大多数无非是家里还有一位口味忠诚的南方家属罢了。
上海人民爱鲜肉月饼,和上海人以前吃过的鲜肉小笼、鲜肉汤圆是一脉相承的。在那个物质短缺的时代,现烤的鲜肉月饼香气一透出来,立刻就让人无法移步——和当时的甜口月饼相比,鲜肉月饼不仅又鲜又香,价格也更低。于是在走红后几年,鲜肉月饼在上海的销量扶摇直上,甜月饼的销售则急剧下降。
刚出炉的鲜肉月饼最为美味,热腾腾的酥皮、冒着油香气的肉汁,一口下去满口生香,为了这一口美味,等上个把小时也是值得的。
一个完美的鲜肉月饼,必须酥皮和肉馅两手都抓,猪肉最好是黑猪肉,用的部位也要对:是猪后腿、夹心肉,还是要加肥膘,合适的配比才能烹制出充盈的口感;酥皮也是鲜肉月饼是否成功的判定要素,月饼的饼皮不仅要层次分明,还要烤到起酥,要脆、要松,一口咬下去“屑粒索落”。
如今的鲜肉月饼深受上海人的喜爱,但关于哪家店更正宗这一点,却是一个吵了无数年也没有结论的话题。但如果一个外地人来到上海,想要买到上海人最爱的鲜肉月饼,那么前往“老卢湾”一带总是没有错的。
最为大家熟知的当然是淮海路三巨头:光明邨、长春食品商店、哈尔滨食品厂,它们三者之间有着一段谁也说不清的往事。
尽管现在上海鲜肉月饼界的顶流当属光明邨无疑,但早前这个位置是长春鲜肉月饼的。据传因某一年长春装修,光明邨鲜肉月饼才后来居上稳居C位;但要说鲜肉月饼的渊源,哈尔滨食品厂表示其实鲜肉月饼的制作工艺,是他们传授给长春的,只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被长春青出于蓝罢了。
比如永远在排队的光明邨。这家店的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淮海食堂,拥有半个多世纪历史屹立不倒,背后的糕点工夫可想而知。
光明邨的鲜肉月饼可谓是天花板级别,不仅肉馅扎实、调味适中、肉汁饱满,大锅烘烤、铁板两面煎的方式,也更对老上海人的口味。光明邨的拥趸称赞的同时不忘拉踩其他的外行:用烤箱烤出来的胖乎乎的,一点都伐灵的啦。
但也是这种现烙现售的模式,让光明邨的产量受到了限制。即使同时5锅开工,一锅最多只能烙60只,即使限购也一出锅就被买光了。换句话说,想要吃上这款沪上人民心中的顶流鲜肉月饼,至少也要做好排队四小时的心理准备。
南京路上的真老大房同样历史久远。早在1982年真老大房的鲜肉月饼就获得了市内月饼质量评比的优胜,还被新民晚报报道过销量惊人。
真老大房采用正宗的苏式月饼包制手法,去年制作工艺还被评为“非遗项目”:制油酥、打皮子、卷皮、揪段、包馅,去头烤制,有30年经验的匠人们手工制作,只为保证烤出的月饼汁水足、味道浓郁。
同为老上海人心中“白月光”的,还有泰康食品。泰康的月饼以肉馅好吃闻名,为了肉馅口感,师傅们特意用半冻肉看来体现猪肉本来的鲜美。
不远处的新雅粤菜馆门口,同样排有月饼长队。新雅的月饼保留苏式饼皮,层层起酥,每层都入口即化。这里还会跟紧时代节。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