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食品资讯产经企业2023年生猪产业与技术发展状况
核心提示:2023年我国生猪产能持续增长,市场供应持续供大于求,价格长时间低迷,成为自2014年以来首个全年算总账的亏损年,整个生猪行业处于艰难苦撑状态,产能调减力度不足。美国猪肉供应充足,价格下跌,欧盟生猪产量下降,价格上升。猪肉贸易方面,我国仍是世界第一猪肉进口国,全年进口227.5万t。本文总结了2023年度国内外生猪生产与贸易概况,分析了生猪产业不同技术领域的变化,展望了2024年生猪产业发展前景,并提出生猪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2023年我国生猪产能持续增长,市场供应持续供大于求,价格长时间低迷,成为自2014年以来首个全年算总账的亏损年,整个生猪行业处于艰难苦撑状态,产能调减力度不足。供应充足,价格下跌,欧盟生猪产量下降,价格上升。猪肉贸易方面,我国仍是世界第一猪肉进口国,全年进口227.5万t。本文总结了2023年度国内外生猪生产与贸易概况,分析了生猪产业不同技术领域的变化,展望了2024年生猪产业发展前景,并提出生猪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1 国内生猪生产变化2023年我国生猪产能持续增长,全年出栏72 662万头,同比增长3.81%,猪肉产量5 794万t,同比增长4.6%,生猪年末存栏43 422万头,同比下降 4.1%,但市场供应仍充足。自 2022年第2季度起,我国生猪存栏量一直在4.3亿头以上,市场供应能力强。因供过于求,生猪价格持续下跌,给养殖户带来了很大的经营压力。1.2 世界生猪生产变化全球生猪存栏量略有下降。2023年,全球生猪存栏量为77 810.9万头,同比降低0.8%。尽管如此,全球猪肉总产量仍同比增长0.85%,达到11 550万t。从饲料原料生产来看,20222023年度,全球玉米产量达到12.14 亿t,同比增长1.04%。全球大豆总产量为3.995亿t,同比上升3.63%,其中巴西大豆产量同比上涨13.19%。预计2024年全球猪肉产量将稳定在1.155亿 t。巴西和美国猪肉产量有望增长, 欧盟面临种猪数量减少、国内需求疲软的问题,预计猪肉产量将有所下降。我国猪肉产量将受国内需求乏力影响,呈小幅下滑趋势。2 市场与贸易变化分析
2.1 市场价格变化2.1.1 国内市场价格变化2023年生猪市场供应充裕,行情低迷,是自2014年以来首个全年算总账的亏损年。据农业农村部发布数据,2021、2022、2023年活猪月度平均价格分别为20.78、19.10、15.45 元/kg,呈逐年下降趋势。全年生猪价格波动的特点是旺季不旺,价格长时间持续疲软。在供需关系主导下,供大于求成为价格持续低迷的关键原因。近2年来,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一直高于4 100万头,虽然一直在去产能,但去产能速度慢、幅度小,缺乏有效的调减模式和手段。截至2023年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 142万头,同比仅下降5.7%。但是由于我国能繁母猪整体生产效率逐年攀升,上市活猪体重持续提高,同时猪肉消费在肉类消费结构中比例却趋势性下降,生猪产能合理水平有待进一步评估并适当下调。2.1.2 世界市场价格变化2023 年美国生猪市场总体上陷入了价格的低迷期,全年生猪月平均价格为1.37美元/kg,同比下滑15.01%。这波降价潮主要归咎于市场上生猪供应充裕。7、8月份,高温天气给生猪运输和屠宰加工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且随着学校开学季的到来,猪肉消费需求出现回升,美国生猪价格出现企稳回升态势。同时,7月份美国猪肉出口量的大幅攀升也为生猪价格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提振。欧盟生猪价格的走势则呈现出一波三折的局面。受到通货膨胀的冲击以及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欧洲生猪产量出现明显减少,上半年猪肉价格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全年欧盟生猪月度平均价格为2.28欧元/kg,同比上涨23.67%。尽管中国作为欧盟猪肉的最大出口目的地,拥有着不可估量的市场潜力,但由于生猪价格高企,欧盟猪肉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受到削弱,出口量出现了明显下滑趋势。2.2 生猪贸易变化2.2.1 我国生猪贸易变化2023年我国猪肉进口量仍保持第一位,全年进口227.5万t,主要进口国包括巴西、西班牙与加拿大等。2023年我国猪肉进口量未出现显着变化,但长远来看,随着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肉类产品的需求不断提升,进口猪肉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全年猪肉出口9.2万t。预计2024年我国猪肉进口维持在230万t。2.2.2 世界生猪贸易变化2023年,全球猪肉贸易总体呈现小幅下滑态势。全年全球猪肉总进口量为 964.1万t,相较于上年同期下降了1.6%。在全球猪肉进口市场中,中国、日本和墨西哥保持领先地位,三国进口总量占全球的 52.6%。尽管全球猪肉贸易在20202023年呈现出下滑趋势,但得益于中国、日本和墨西哥的稳定需求,全球猪肉市场得到有效支撑。在猪肉出口方面,非洲猪瘟疫情对欧盟猪肉产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导致猪肉生产量和出口量明显下滑。欧盟猪肉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减弱,2023年出口仅320万t,同比下滑18.1%。巴西和美国的猪肉出口量却显着上升,主要是因为巴西和美国实施了严格的非洲猪瘟等疾病防疫措施,确保猪肉生产稳定。2024年全球猪肉贸易将保持稳定,但各地区仍存 在不确定因素。3 加工与消费变化分析2023年我国猪肉产量5 794万t,同比增长4.6%。全年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年屠宰量2万头以上) 屠宰量33 926万头,同比增长18.88%。猪肉消费类型仍以鲜肉为主,占比超过80%,肉制品约20%。鲜肉消费中,55%是通过农贸市场渠道销售的热鲜肉,25%为农贸市场、商超等渠道销售的冷却肉,20%为冷冻肉。猪肉制品消费中,40%为低温肉制品,60%为高温肉制品。2023年我国预制菜市场快速增长,新增注册企业4 026家,总量达到6.19万家。预制菜以肉类和水产品为主,2023年最为火爆的预制菜品为猪肉制品小酥肉,其市场规模已突破100亿元。4 技术研发变化分析
4.1 遗传改良技术研发变化4.1.1 国内遗传改良技术研发变化2023年乡下黑猪、 山下长黑猪、天府黑猪3个新品种和龙民黑猪、蓝思猪 2 个配套系通过国家审定;开发了基因组育种大数 据计算新工具 HIBLUP,提出了更适合基因组育种大数据计算的“HE+PCG”新策略;分析了不同营养条件下的染色质构象和转录组学变化,发现染色质结构重塑支持ATs中的转录差异;整合猪的育种芯片数据GWAS和表观基因组鉴定的顺式调控元件分析结果,确定了BMP2基因作为主要候选基因,SNP rs1111440035 和 rs321846600 为影响LMD性状的候选功能突变;通过对全球43个猪种共计1 096个高深度重测序样本结合系谱信息、有效单倍型读长(Phase Informative Reads)以及连锁不平衡信息,构建了覆盖全球多品种、大样本、最准确的千猪单倍型数据库,并应用该单倍型数据库对猪复杂性状因果机制进行了解析。4.1.2 世界遗传改良技术研发变化针对猪中性粒细胞确定了转录因子调控猪中性粒细胞共表达网络,为猪先天性免疫的遗传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Ag AnimalGenomes 数据库平台发布,为猪等家养动物的基因组 功能位点搜索和注释提供了重要了开源数据平台;针对基于 RNA-seq数据开展生物信息学注释的工具在功能和数据时效性方面的限制,开发了一个能够有效扩展动物编码和非编码基因及转录本注释数量的分析软件TAGATA,为组学数据分析和研究提供了新的选择。基于 RNA-Seq 等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猪肌肉脂肪酸组成与基因表达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了影响肌肉品质的关键生物过程和代谢途径;通过分析欧洲本地猪品种的遗传和表型数据,发现与生产性状品种差异相关的重要基因组区域。系统研究了非加性遗传效应对杂交和纯种猪群体耐热性和生产性能性状方差成分估计和基因组预测的影响,发现在模型中加入非加性遗传效应并没有提高纯种猪性状基因组育种值的准确性,但备选个体的育种值排名有明显的变化;基于全基因组芯片数据,通过结合特征选择和机器学习算法从高密度基因分型数据中识别种群信息标记,可应用于品种识别和鉴定;基于ssGBLUP方法,整合不同品系来源的大规模数据的多品系基因组评估(MLE)发现预先选择的遗传变异进行多品系基因组预测的优势有限,准确地考虑品系间差异及祖先信息更加重要。4.2 营养与饲料技术研发变化4.2.1 国内营养与饲料技术研发变化一是精准营养。集中在不同生理阶段日粮蛋白质、氨基酸、能量和钙磷等的需要量研究,建立不同品种不同来源的大麦、大豆、米糠等饲料原料的营养指标与生长猪消化能和代谢能的预测方程,评价不同生长阶段猪的净能分配模式,并利用线性回归(NLR)和人工神经网络(ANN)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二是饲料原料营养价值精准评定。开展米糠粕、棉籽蛋白、葵花籽粕等常规饲料原料和非常规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评定和养分消化率评价,发酵类饲料原料研究呈增加趋势。三是减抗替抗饲料营养关键技术。抗生素减量替代聚焦于益生菌饲料、植物提取物、饲料添加剂、氨基酸等提高仔猪生长性能、改善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腹泻等方面。在猪肉品质营养调控方面,葡萄籽原花青素、绿原酸、黄芩苷和姜黄素等植物提取物,香菇多糖、黄芪多糖等功能性多糖,中草药副产物或复方中药饲料,生物发酵饲料仍是提高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和改善猪肉品质的关注热点。四是豆粕减量替代与非粮饲料生物发酵提质增效。减量替代主要通过开源节流和提质增效来实现。非粮饲料的资源化利用是饲料端开源的重要途径,主要利用微生物菌体蛋白、昆虫蛋白、微藻、谷物加工副产品、果蔬废弃物等全方位开拓饲料蛋白来源。4.2.2 世界营养与饲料技术研发变化一是精准营养,不同生理阶段饲粮净能、钙磷、氨基酸等适宜添加量仍为研究重点。二是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持续评估不同加工工艺条件下豌豆粉、向日葵粉等的营养价值评定及养分消化率,开展了饲料成分表查表法、化学成分+体外消化率法以及基于饲料和粪便光谱的近红外光谱校评估饲料营养成分的研究。三是抗生素替代,集中在抗生素替代产品(如益生菌、抗菌肽等)的研发以及其他直接或间接提高仔猪免疫的饲料添加剂;围绕提高肥育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和改善肉品质,开展饲料添加剂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肉品质影响研究,开展本地高产量的蛋白来源饲料原料替代进口的高价蛋白质、低蛋白氨基酸平衡饲粮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肉品风味的影响。四是豆粕减量替代,充分挖掘蛋白饲料及复合酶制剂在提高饲料养分利用率上的应用。4.3 疾病防控技术研发变化4.3.1 国内疾病防控技术研发变化非洲猪瘟疫情形势严峻,非洲猪瘟病毒毒株多样以及I型/II型重组毒株的出现和流行,给养猪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且严重影响种猪生产和猪肉制品质量。非洲猪瘟疫苗研发成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但不同的技术途径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研究发现非洲猪瘟病毒劫持宿主细胞胞葬途径,利用凋亡小体进行胞间传播,进而逃逸抗体的中和作用,由此提示研发安全高效非洲猪瘟疫苗的难度非常大。安全高效的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多价/多联疫苗、黏膜免疫疫苗以及新型佐剂成为猪用疫苗研发的重点方向。种猪场疫病净化的持续推进有助于从种源控制疫病传播和提升种猪健康程度和质量,2023年新增国家级猪伪狂犬病净化场41个、猪瘟净化场3个、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净化场2个。4.3.2 世界疾病防控技术研发变化非洲猪瘟已对全球生猪产业构成威胁,欧洲和亚洲的疫情严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主要存在于北美、欧洲(主要是东欧)和亚洲,北美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2(PRRSV-2)为主, 欧洲以PRRSV-1为主;PRRSV-2和PRRSV-1同时流行于亚洲,但以PRRSV-2危害较重。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成为国际关注的重要领域,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对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高度重视,强调了高质量的疫苗对非洲猪瘟防控的重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