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肉牛产业被列入自治区九大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宁夏以环境载畜力,布局中南部地区优质肉牛产区、引黄灌区优质肉牛产区,打造高端肉牛生产基地,肉牛产业被赋予高质量发展新使命。面对品牌影响力、产业优化、品种迭代、市场营销、企业带动等挑战,“关山初度路犹长”正成为发展我区肉牛产业的时代呼唤。
2000年起,我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构建起树木葱郁、山峰叠翠、绿草如茵的生态屏障,绘就百姓富、产业强、生态美画卷。
“生态改善为养殖肉牛创造了美丽空间。”1月26日,固原市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张国坪感慨。
随着生态、政策双轮驱动,我区审时度势,以环境定产业,突出优质基础母牛扩繁补栏,建设多元化饲草基地,实施百村肉牛养殖示范工程,推进肉牛产业扩量提质增效。在产业发展道路上,原州区通过国家肉牛良补项目政策推动肉牛良种覆盖率,支持品种改良和选育;同心县把西门塔尔、安格斯牛作为主打品种,配套良种良法;泾源县发展纯种安格斯高端肉牛,促使产业从数量向质量转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牛肉需求量不断增加。”张国坪分析,牛属单胎动物,从怀孕到餐桌,一头牛的生长周期需3年以上,这会让牛肉越来越紧俏,加之“北牛南销”,我区肉牛产业大有可为。
“现在肉牛养殖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标准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弱等短板,以农户饲养为主,受圈棚面积限制,普遍采用栓系饲养方式。”张国坪介绍,农户通过控制牛活动量,减少能量消耗,节约成本,却会影响牛肉品质。
“经常运动的牛,其肉质细嫩、脂肪少、口感佳。”原州区中河乡中河村党支部兰文明坦言,圈棚宽敞、运动频率高的肉牛以质量取胜,每公斤牛肉以高于市场价2元的价格,全部采用订单形式销往广州、深圳、福建等地。“相比拴养牛,放养肉牛每头多赚1200元,利润提高25%。”
“要想保持肉牛产业健康发展,必须着眼长远发展,踏准升级节奏,持续推进供给侧改革。”西吉县四丰绿源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购牛后,第一时间将体重、体长等数据输入电脑,进行分圈精准饲养。“牛吃了多少饲料,成本是多少,打开电脑,一目了然。”公司总经理马存录说,“每天按照能量饲料60%、蛋白饲料30%、粗饲料10%的比例配料,进行标准化育肥,确保每头牛每天增长1.5公斤。”
走进青铜峡市恒源林牧有限公司万头肉牛生态养殖园区,只见牛儿惬意地踱着步,吃着草。2016年以来,该公司与青铜峡市签订肉牛托管扶贫协议,托管生态移民肉牛,每头牛每年托管费1200元。2019年与青铜峡市政府签订恒源牧场扶贫土地流转协议,流转土地6171亩,带动移民参与肉牛养殖和生态种植。
2019年,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润集团和海原县三方30余名农业科技专家组成的科研和技术协作团队,提供肉牛关键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示范、产业技术服务等六大功能服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研究员、宁夏西海固高端牛产业研究院特聘专家王永军介绍,肉牛研究院与智通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合作,提供新品种冻精、配种、母牛产中营养搭配、产后护理方案等全套技术,形成母牛“一年一胎”高效繁殖技术体系,母牛产犊间隔由原来的15个月缩短至12.5个月,其中约50%母牛产犊间隔小于12个月。
“家庭养殖普遍标准低、规模小。”西吉县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忠杰介绍,目前肉牛产业以农户养殖为主,并以10至20头牛的规模养殖户为主体。西吉作为我区肉牛养殖大县,全县养殖500头以上大型养殖场只有1家,饲养100头牛以上27家,50头以上147家。
“村里发展肉牛产业有基础,但发展壮大难,根子在有限的养殖场地上。”吴忠市红寺堡区大河乡开元村党支部马辉反映,全村280户养牛,大部分养殖10头以下,院落小,很难实现规模化养殖。“院子都让牛给占了,连放草的地方都没了。”村民海天云有些无奈。
当开元村的乡亲们为养殖场地犯愁时,同心县预旺镇土峰村的养殖棚内却显得空空荡荡。土峰村村郊的肉牛养殖园区中,建有12座高标准圈棚,只养了600多头牛,不足设计养殖能力的三分之一。脱贫攻坚期间,土峰村建成了高标准肉牛养殖园区,供村民自家肉牛“入驻”。然而,土峰村村民却选择在家养牛。究其原因,村民觉得相比集中饲养,养在家中更方便。该村唯一入驻养殖园区的是该村党支部虎正云的养殖合作社。
同心县畜牧中心干部金录国介绍,绝大多数养牛户没有从中享受到养殖园区集中规模化养殖带来的好处,当初的普惠性政策初衷没有实现。
隆德县杨河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年饲养肉牛5400多头,去年出栏3860多头,肉牛外销上海、广东、东北等地,基础母牛销往本地和东北,是当地有名的养殖企业。
近年来,因草料供不应求,养殖场只能外购饲料。“外购饲料无形中增加了饲养成本,按照每头牛每月900元饲料成本计算,育肥成功需要9000多元。”公司总经理摆世虎介绍,在饲料价格纷纷上涨的情况下,养牛出现了亏损。
“近段时间,豆粕每吨涨价1000元,蛋白饲料每吨从3300元涨价至4300元,能量饲料每吨2400元涨价至3000元,辅料每吨涨价400多元。”摆世虎说,“受饲料市场波动影响,养殖场已亏损500多万元,每头牛亏本3000元。”
此外,肉牛养殖周期长,需要周转资金,在手中“活钱”不够的情况下,唯有银行一条途径。“每年需周转资金7000多万元,缺口达2000万元。”摆世虎表示。
张国坪认为,按照优质青贮饲料淀粉含量和干物质含量“双30%”的标准,固原种植的90万亩青贮玉米,干物质含量达不到30%标准,无法满足高品质肉牛喂养需求。
可喜的是,今年宁夏地方金融监管局、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动物抵押服务指引》,盘活农业资产、拓宽企业融资担保渠道,满足产业融资需求。
贵州客商熊明军长年“驻扎”在单家集,从事肉牛贩卖生意,每年向贵州输送肉牛5000多头。“宁夏的肉牛品质好,尤其是贵州当地水牛肉越来越少,黄牛肉食用量从原来的50%增加到80%。”熊明军介绍,“老家人喜欢食用热鲜肉,活牛在当地深受青睐。”
在固原,从事肉牛交易及贩运人数超过5000人,形成了以泾源县宁夏六盘山活畜交易市场、西吉县兴隆镇单家集活畜交易市场和彭阳县古城肉牛交易市场为中心,以全市62个乡镇活畜交易市场为辅的肉牛交易网。
西吉县兴隆镇单民村马连杰从事肉牛交易7年,以订单的方式,年均向广东贩卖活牛1万头以上。“活牛运送到广东,经屠宰分割,两个小时内就上了餐桌。”马连杰说。
“卖活牛有多重因素造成,一是外地人喜欢食用热鲜肉,二是本地缺乏大型加工厂,冷鲜肉运输加工成本高。”张国坪介绍,现有的屠宰加工厂以代加工为主,产品加工转化率较低。
“调优种养结构、调大经营规模、调强加工能力、调长产业链。”今年,我区固原、中卫、吴忠等地皆布局建设高端肉牛生产加工基地,推进形成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产业化。
固原市招商引进宁夏融侨丰霖发展有限公司,年计划屠宰肉牛量10万头。“以每头活牛650公斤为标准,按照市场价可卖到2.4万元。”公司总经理谢志强介绍,经过屠宰深加工,精细分割后,一头牛可卖到3万元左右,利润增加20%。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将进一步扩大固原乃至宁夏牛肉销售渠道,促进牛肉从“卖产品”向“卖品牌”转变。
“突出抓好安格斯、西门塔尔等品种选育,投产融侨肉牛加工项目,推进饲草料科学化种植、养殖场标准化建设,提高分级加工、分割包装、冷鲜储运比重,扩大六盘山牛肉品牌影响力,让农民发牛财、更牛气。”固原市主要领导说。
“宁南山区尤其是海原县不缺牛,缺的是优质高端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研究员、宁夏西海固高端牛产业研究院特聘专家王永军一针见血指出,市场竞争和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倒逼肉牛产业必须向优质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在质量上做文章,提高附加值,增加养殖收入。
什么是高端肉牛?王永军说,宁夏西海固高端肉牛产业发展研究院成立两年来,从品种改良入手,在肉牛繁育与杂交利用、母牛高效繁殖、犊牛饲养管理技术集成等技术层面,取得重要进展。
通过研究院带动,海原县智通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肉牛1020头,27岁的负责人刘晗炜感慨技术革新和品质提升对肉牛产业带来的变化,“品种改良后,同龄牛喂同样的饲料,生长期十几个月能多长360斤肉以上,而且新品种顺产率升高、难产率降低了。”
王永军说,研究院通过科技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