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色养殖是实现富民兴村和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依靠养殖走上致富之路,养牛大户赵玉军就是其中的一位。
6月12日,走进赵玉军的标准化牛舍,一头头毛色光亮、膘肥体壮的西门特尔肉牛,争先恐后地从栅栏里伸出头,悠闲地咀嚼着草料。
说起养牛经历,正在查看肉牛生长情况的赵玉军告诉记者,他养牛已有八个年头了。2016年,他离开煤炭行业搞起了肉牛养殖,养殖规模从最初的200多头发展到现在的2600多头。
“煤炭会越挖越少,可是肉牛产业会越做越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的调整,对牛肉需求量越来越大,我觉得肉牛产业是朝阳产业,未来肯定会有前途”。谈及当初的选择,赵玉军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赵玉军的神木市恒农农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尔林兔镇,这里交通便利、土地辽阔、草丰水沛,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肉牛的生长。坐拥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丰富的饲草资源,肉牛的价格也不错,赵玉军一心想着把肉牛产业做起来。
“我们的品种主要是西门特尔,还有本地秦川牛,西门特尔主要销往广东、福建、浙江沿海地区。”赵玉军说,秦川牛主要销往香港和广东潮汕。目前,秦川牛在潮汕那边每公斤32元,利润很可观。
虽然效益不错,但随着肉牛规模的扩大,每年所需的饲草也越来越多。为了节约养殖成本,赵玉军把流转回来的2000亩土地作为企业牧草基地,种植青贮玉米,同时还收购当地村民的牧草,既解决了养牛饲料短缺的问题,实现了产业循环发展,也吸纳了村民到企业打工,让村民有了稳定收入。
“我在厂里每天负责拌料喂牛,给牛做防疫,一个月下来能挣7000多元。”饲养员赵勇一边用设备搅拌草料,一边对记者说。
2019年,恒农农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榆林市认定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了更好地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在做大企业自身规模的同时,赵玉军与周边农户达成协议,按照“户繁厂育”的合作模式,使肉牛产业在不断壮大的同时,成规模、成体系发展,实现多方共赢。
养殖户杨孝忠说:“我现在养殖200多头繁殖母牛,这些母牛都是恒农公司帮我们选购的,生下的小牛犊也不愁销路,都由恒农公司统一回收。”
公司成立以来,通过为周边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回收犊牛、架子牛等方式,带动农户发展肉牛养殖。截至目前,累计带动农户180户。
凭借着坚持和不服输的精神,赵玉军的企业逐渐发展成为一家以肉牛养殖为主的现代化农业企业。2021年公司又获评十四运和残特奥会牛羊肉食材供应商。这不仅让公司成为了众所周知的“明星企业”,也让赵玉军扩大养殖规模的信心更足。
“我们供应了300多头牛,100%合格,这是对我们这么多年从事肉牛养殖的一种极大的肯定。今年,我们将对厂区进行二期扩建,扩建完成后整体存栏要达到5000头。”赵玉军告诉记者,规模上去以后,他们还要发展牛肉深加工,成立牛肉产品公司,将牛肉销往全国各地,形成种、养、销全产业链,让肉牛产业的经济价值整体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