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属于中国证监会行业分类中的畜牧业,主营业务中畜牧业占比约80%。畜牧业中以牛育种和肉牛养殖为主。国家高度重视包括肉牛养殖行业在内的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公司所处行业景气度良好。肉牛养殖是对资本、技术、经验、经纪、成本控制、上下游依赖性较强的行业,规模化舍饲符合我国现实情况,尚属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成熟、完善的经营模式,在消费市场空间巨大,进口牛肉变量较多的背景下,肉牛养殖企业若能在试错中不断积累经验、实施有效的降本增效策略、与上下游企业形成全产业链协同,将会在行业不断变革中谋取竞争优势。
公司牛育种和肉牛养殖分别隶属于肉牛产业链的上游和中游。肉牛产业链环节多、链条长、涉及行业多,上游是遗传育种、饲草料及添加剂、动保防疫,中游是养殖,通常分为母牛养殖(繁育)和公牛养殖(育肥),下游是屠宰、加工、流通和销售。在整个产业链中,上游和下游的产出都是相对标准化产品,行业相对成熟。国内肉牛养殖行业同奶牛、猪、鸡养殖行业相比还是处于比较原始、分散、薄弱的状态,规模化养殖还处于起步阶段。
畜禽种业是畜牧业发展的根基,是畜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为推进畜禽种业发展,农业农村部组织制定了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包括生猪、奶牛、肉牛等六种畜禽,力争通过15年努力,建成比较完善的商业化育种体系,自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突破性品种,确保畜禽核心种源自主可控,筑牢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人民美好生活的种业根基。其中,农业农村部本次组织制定的《全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明确的发展思路为:坚持自主创新,以提高肉牛生产效率和牛肉品质为总目标,立足我国主导品种群体优势和地方品种资源特色优势,加强选育和高效利用,夯实品种登记、生产性能测定和遗传评估等育种基础,加快现代育种技术研发与应用。优化联合育种组织机制。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现代肉牛种业创新体系,全面提升肉牛种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支撑引领现代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12月, 农业农村部制定印发了《“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文件提出,到2025年,全国畜牧业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奶牛、生猪、家禽养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增强,畜牧业产值稳步增长,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更加健全,畜禽产品供应能力稳步提升,现代加工流通体系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成效逐步显现。其中,现代化建设目标为,现代养殖体系基本建立,畜禽种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达到78%,标准化规模养殖持续发展,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78% 以上。
2023年12月,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习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2024年2月, 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加强“菜篮子”产品应急保供基地建设,优化生猪产能调控机制,稳定牛羊肉基础生产能力。完善液态奶标准,规范复原乳标识,促进鲜奶消费。支持深远海养殖,开发森林食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多渠道拓展食物来源,探索构建大食物监测统计体系。
2022年,全国拥有肉用公牛的种公牛站34家,肉用采精种公牛存栏2734头,涵盖31个品种,生产冻精3500万剂左右,产值在4亿元。冻精生产主体为西门塔尔、利木赞、夏洛莱和安格斯等品种。全国现有核心育种场42家,存栏16590头优质种牛,有涵盖地方品种、引进品种、培育品种的肉牛及水牛和牦牛等共计29个品种。在遗传育种与繁殖方面,以种公牛站、核心育种场、技术推广站和人工授精站为主体的繁育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遗传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2023年,我国肉牛产业发展经历了诸多困难与挑战,主要呈现出外需减弱和内需不足碰头、周期性与结构性问题并存等特征,全国牛肉产能持续稳步增长,年进口总量进一步扩大,但活牛交易价格跌幅显著、进口牛肉价格走低、国产牛肉价格回落,且均在消费旺季行情上涨乏力。市场疲软传导养殖行业经济效益严重下滑,对养殖从业群体构成较大压力与负面影响。
农业农村部肉牛产业监测预警工作组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份,肉牛养殖户数同比下降1.8%,肉牛养殖规模场数量同比增长3.8%,肉牛养殖集中度和规模化水平有所提高;但受牛价下跌影响,12月末肉牛存栏量同比下降2.1%,能繁母牛存栏量同比下降1.9%;能繁母牛存栏比重为44.9%,较上年略增0.1个百分点。2023年新生犊牛数同比下降1.4%。2023年全国肉牛存栏10509万头,比上年末增加293万头,增长2.9%;肉牛出栏5023万头,比上年增加184万头,增长3.8%;牛肉产量753万吨,增加34万吨,增长4.8%。
国内育肥牛价格结束了近7年的增长,从2023年3月中旬开始出现持续性价格下跌,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3~6月,东北地区大型肉牛屠宰企业“育肥牛收购价格”出现了史无前例的23连跌,2023年6月全国育肥牛平均价格约25.39元/kg,跌至2017年11月以来价格最低点。同期成年繁育母牛市场价格跌至16~24元/kg,与2020年相比,跌幅约达55%。价格大幅跌落导致养殖从业群体抗拒心理不断加剧,短期内形成了群体性压栏惜售的局面,造成活牛市场阶段性供应短缺,7~8月份国内各地育肥牛行情陆续反弹,东北部地区8月末反弹上涨至30元/kg左右,逐渐传导东北以外的肉牛主产区跟随反弹,但是好景不长,9月份育肥牛行情再度出现下跌,12月份回落至27~28元/kg。活牛价格逐渐遵循“牛价攀升—〉育肥牛补栏积极性增长—〉商品牛阶段性产能增加—〉牛价下跌—〉育肥牛补栏积极性下降—〉基础母牛加速淘汰—〉商品牛阶段性产能减少—〉牛价攀升”的周期性规律。与之同步的就是肉牛养殖效益因为市场行情下行而显著下滑,2023年很多规模化养殖企业出现大幅度亏损。
在肉牛养殖领域有多种商业模式。比如母牛养殖中的“企业+农户”模式。母牛是一种生产工具,其生产的牛犊可以直接出售,并且母牛一年一胎,一胎一犊,怀胎十月才能产下牛犊,因此母牛养殖需要精细化的管理,对于没有怀孕的
母牛就要尽量缩短其空怀期(本次产下牛犊到下次怀孕的期间),而对于怀孕的母牛就应该悉心照料;“企业+农户”模式应运而生,企业能够提供初始的母牛、饲料配方、技术指导以及后续牛犊的收购,而农户负责养殖则更能用心、细心,更符合母牛的养殖规律。在公牛养殖中“接力养殖”(也称“分阶段养殖”)模式也十分常见。以目前国内最常见的西门塔尔牛为例,从犊牛养到出栏,至少需要18个月,对于育肥企业来说在一个完整的饲养周期内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并且受市场行情的波动性影响,甚至在出栏时候可能出现赔钱的情况;因此“接力育肥”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把一头牛的养殖周期划分为4-5次个不同的养殖阶段:犊牛、架子牛、二槽牛、育肥牛等,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参与主体负责养殖,一来能缓解养殖成本压力,二来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冲行业价格波动的周期性。
在行业周期性波动较大时,产业链闭环就显得尤为重要。肉牛养殖在整个产业链中风险相对较大,2023年整个肉牛产业链中,除了养殖端整体亏损以外,下游的活牛流通、屠宰、牛肉销售等环节都有相对稳定的盈利。究其原因,一方面活牛流通、屠宰、牛肉销售的操作周期较短,受价格波动影响相对较小;而养殖环节周期动辄超过1年,销售价格受市场行情影响极大;另一方面,活牛每天都要饲喂,每天都有成本的投入,即使想止损也需要一定的周期;第三,活畜的价格传导到牛肉价格有延时性,并且牛肉价格的跌幅通常要远低于活畜价格。综上,在行业周期下行的大环境下,打造产业链闭环,形成自循环,板块之间进行利润调节,会在很大程度上抵御行业风险。
面对不利形势,不少地区依然秉持高质量发展理念,通过政策性扶持带动、龙头企业示范引领,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肉牛产业体系,为将来我国肉牛行业抵御市场风险、实现向好发展积累实践经验、提供参考依据。
2023年11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的意见》,提出“支持秸秆饲料生产供应”、“支持肉牛良种繁育”、“支持肉牛规模养殖”等十条支持肉牛产业发展政策,其中重点强调要开展智慧养牛试点,加大肉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力度。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结合“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依规统筹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秸秆综合利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产业强镇等资金,着力支持提升养殖基地、屠宰加工、仓储保鲜等设施装备水平,打造基础条件好、主导产业突出、带动效果显著的肉牛强镇强村。
内蒙古通辽市政府出台《通辽市2024年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指出要实施肉牛数字化行动,推动数据信息产业化应用,具体做法是提升良种基础母牛和新生母牛养殖数字化水平、强化育肥牛养殖及屠宰环节数字化管理、加强金融、保险、农担公司、通信部门合作,推动“政府-银行-保险”数据融合、交互等。从而建立通辽肉牛产业大数据平台,推动“育肥—屠宰”利益联结,保障加工企业牛肉产品质量安全。为金融保险部门降低人员成本和管理成本,并提高风险防控水平。围绕冻精、兽药、饲草料、加工等全产业链生产资料产销环节,推动信息共享,为企业与养殖主体之间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公司从事牛品种改良业务,是国家级牛冷冻生产单位和国家级良种牛基地,是新疆唯一一家国家级冻精生产企业。2023年,在乳用种公牛方面,公司荷斯坦种公牛在全国遗传评估概要中CPI排名第三,产奶量育种值排名第一,乳脂量育种值排名第一,乳蛋白量育种值排名第一,GCPI排名第七,产奶量育种值排名第四,体型总分排名第三,泌乳系统育种值排名第二。在2023年的中国肉用及乳肉兼用种公牛的遗传评估概要中,西门塔尔牛肉用指数CBI方面:前一百名中天山生物占4头,前两百名中天山生物占13头,占比全国第六,65121606和65121607分别排名第四十、第五十九;在西门塔尔乳肉兼用牛指数TPI方面,全国前五十名中天山生物占9头牛,数量最多,在安格斯牛的遗传评估方面:65117455位列全国第九;在褐牛遗传评估方面前十名的公牛均为天山生物培育。6公司与国家肉牛遗传中心、国内育种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肉用西门塔尔牛育种联合会”,共同提升我国肉牛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推进遗传改良进程。作为国内第一个肉牛联合育种联盟—金博肉用牛后裔测定联合会的发起单位之一,公司自2016年起持续开展西门塔尔青年公牛的后裔测定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技术研发,公司已建立一套集牛的育种、繁育、防疫、营养、科学饲养为一体的现代化良种繁育体系,结合公司多年积累的良种繁育经验和改良方案的持续研究,为牛养殖户提供从育种改良方案到日常养殖的综合服务。
2014年起,公司以优质冻精产品开展牛品种改良业务的同时,在青年母牛的推广、销售业务方面不遗余力,截止本报告期末,公司及控制下公司累计向客户供应青年母牛超过4.5万头。具备批量牛源组织、选种、牛只防疫免疫、牛应激处理、饲喂养殖调理、长距离活畜运输管理等经验和能力,根据客户对繁育母牛的品种、系谱、体型外貌、健康标准、繁殖能力、体重、年龄等方面的需求,向客户销售青年母牛。
近年,公司依托育种业务优势,做强、做精育种环节,以育种为基础,向产业链下游延伸,重点发展肉牛业务,积累和总结了宝贵的经验。公司围绕新疆、内蒙古等肉牛重点养殖区域,发展肉牛育肥养殖产业,通过将资本、管理、技术相结合,改造现有牧场,完善配套设施,建立标准化流程,实现肉牛规模化养殖;引入数字化牧场管理系统,严格把控核心生产指标,降低生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