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全省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各市(州、林区)局主要负责人和办公室主任参加会议。会上通报了2023年度湖北市场监管十大品牌评选情况和2023年度重点工作绩效评价情况。
襄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局长王迪以“共创食安城市 共享幸福生活”为题,作为七个发言代表之一在会上作了现场交流发言,襄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同时获得“2023年度重点工作绩效评价优秀单位”,襄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基层社区建立“一中心两基地”打造食品安全共同缔造新模式入选“2023年度湖北市场监管十大品牌”。
2023年,是襄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极不平凡的一年,是爬坡过坎的一年,是奋进向上的一年,是成果丰硕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襄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先后在总局、省局会议上作经验交流23次;顺利通过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复审验收;高质量完成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市场主体登记注册、知识产权、信用监管、质量强市等四项工作获省政府督察激励表彰。
一是进一步理顺质量强市政策框架。市委、市政府先后三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质量强市工作相关政策文件,完成《襄阳市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修订,制定《襄阳市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建设争创质量强国标杆城市实施方案》,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共管的“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二是进一步夯实质量强市基础能力。印发《襄阳市公共服务质量提升攻坚行动方案》,围绕12个领域开展6个质量提升行动,在289家企业开展对标达标质量提升专项行动,2个项目入选产业链质量提升省级示范项目,3个服务站入选省级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34家企业参加“湖北精品”认定。2个国家级、5个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通过验收,2个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获批,1个国家级、1个省级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获批。
一是政府强势推动。市政府同省知识产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签订了“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共建合作协议”。同时,市政府先后出台涉及知识产权文件26个,奖补政策15项,批准成立襄阳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知识产权保护绩效考核纳入对各县(市、区)政府年度考核重点。
二是主抓积极拉动。开发襄阳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和“重点产业综合专利池服务平台”,发布企业技术需求项目120个,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超过3亿元,5家单位获批2023年省知识产权五大工程企业,顺利通过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省级验收。2023年全市授权专利同比增长23.37%,地理标志总量居全省第一。
一是着力打造全省最优营商环境。在各县(市、区)推行“一照多址”举措,继续贯彻“一址多照”政策。所有登记注册审批事项实现“一网通办、一窗通办”,在“襄十随神”城市群区域实行登记注册业务一体化办理,企业开办“智慧办”,实现“照、章”同步发放。推进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改革,取消68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已落实到位。
二是着力打造公平法治市场环境。全市共建立公平竞争审查监测点218个,修订妨碍公平竞争的文件3份。襄阳、南阳签订“双随机一公开暨信用监管合作协议”,“南安襄十随神”签订六市执法联动合作协议。全市系统共查处各类(普通程序)违法案件2487件,案值1363.81万元,罚没款2487.24万元,另有包容审慎不予处罚案件72件。
三是着力打造顺心舒心消费环境。全市12315热线年全国百城消费者满意度测评中,襄阳全国排名25位,我们的做法入选中消协《百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提升工作经验选编》。
一是守住食品安全底线。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市、县、乡包保干部督导任务完成率100%。食品安全监管“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执行率达93%,《襄阳牛肉(杂)面生产卫生规范》省级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正式立项。建成襄阳市第一个“互联网+美食”示范街。
二是守护群众用药安全。强化药品案例查办力度,累计立案392件,总量位居全省第一,移送公安机关10件,社会反响强烈。基层所药品监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现全覆盖,开展县级检验机构药品检测能力达标行动,建立一线人员业务能力提升机制,累计培训超过1千余人。
三是确保特种设备安全。一年来全市共有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1.26余万家;特种设备49586万台(套),燃气压力管道1987.2公里,长输管道(输油)120余公里,气瓶72.5余万只,所有特种设备均处于有效监管范围内。共立案查处特种设备类违法案件29起,多形式发布“特种设备十大违法典型案例”,强力震慑了特种设备违法行为。
四是强化工业产品监管。围绕16大类52种重点工业产品开展精准抽查,问题发现率达到8.5%,后处理整改率达到100%。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方式,实现20家工业产品许可企业的证后监管,问题企业形成监管、处罚、整改闭环管理。大力推进“智慧监管一张网”应用,建立健全质量安全风险防控动态管理机制,9513家企业实现有效监督检查,系统数据指标位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