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尊享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美味尊享
详情内容
content details

  1月30日一早,凉山州昭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马比小龙赶往成都,在农业农村厅特色产业发展处二级调研员李涛的办公室里,两人再次相见。这已经是这个月来两人的第二次见面,上一次是5天前在昭觉县。两次都为了同一件事:对接欠发达县域农业产业帮扶工作。

  去年,省委、省政府印发《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十条措施》,明确提出推动欠发达县域加快追赶、跨越发展,支持特色农业项目实施是帮扶措施之一。此后,农业农村厅又印发《帮扶39个欠发达县域农业产业发展十二条措施》(以下简称《十二条措施》),进一步细化帮扶工作。

  ●目前,39个欠发达县域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的总户数、总人数分别占全省的45%、53%,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2.6%

  ●要把省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省级特色产业乡镇(省级产业强镇)等项目向欠发达县域倾斜,支持每个县域至少实施一个项目

  ●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创建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特色畜牧业、农业科技装备支撑、农产品品牌培育和推广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帮扶措施和项目,拿出“真金白银”,为每个县确定责任单位、科技服务团队和龙头企业一对一帮扶

  ●每个县域明确一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帮扶企业,发挥企业在资金项目、产业培育、资源开发、商贸流通、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共建基地园区、共同开发产品、共同经营等方式,开展多领域、全链条深度合作

  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省采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财政自给率等3个指标进行综合测算,统筹考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政策要求以及综合平衡因素,最终确定出39个欠发达县域,“39个欠发达县域弱就弱在产业上,抓发展、抓帮扶的关键就是抓产业。”

  39个县域中有37个县域是原国家级贫困县,虽然经过脱贫攻坚等,经济社会取得很大发展,但受区位条件、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发展基础仍然较差,内生动力仍然较弱,历史欠账仍然较多,距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数据统计,39个欠发达县域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的总户数、总人数分别占全省的45%、53%,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2.6%。大多县域生态脆弱、产业基础差,但是生态绿色农业、特色农牧业、文化旅游等资源独特,农业产业是这些县域的重要经济支柱。

  “我们在前期调研中发现,这些县域产业发展底子薄、规模小,优势还未充分发挥。”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从产业基础看,39个欠发达县域均属丘陵山地或高海拔地区,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等客观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大多以传统农业生产、初级农产品销售为主,组织化规模化经营服务程度较低、品牌影响力弱、设施农业发展缓慢、农技力量短缺等问题都制约产业发展。从主导产业看,部分地区的产业同质化发展、优势不优,自身资源禀赋未得到充分利用,还有部分地区项目综合效益没有充分显现。

  “因此,我省明确,要把省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省级特色产业乡镇(省级产业强镇)等项目向欠发达县域倾斜,支持每个县域至少实施一个项目。”上述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抓好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核心是抓实农业产业发展,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农业产业项目则是重要突破口和主要抓手。”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1月25日,李涛带队前往昭觉县调研时,马比小龙道出全县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昭觉县是典型的半农半牧县,马铃薯、荞麦、乌金猪和肉牛都有很好的口碑,前期也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但目前还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畜产品深加工渠道缺乏、没有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等问题。昭觉县迫切需要确定主导产业,明确发展规划。

  实地查看了昭觉县马铃薯现代种业园区繁育中心、涪昭现代农业产业园,李涛和调研组也感觉到,当地的特色农牧业有资源禀赋、发展优势,“但是县上对确定哪一项为主导产业,如何进行细致的产业发展规划,如何争取相关的项目推动产业发展,思路还不够清晰。”

  不只是昭觉县。农业农村厅职业农民与家庭农场发展处对接联系甘孜州色达县,“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产条件限制了当地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当前,需要针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当地农牧民生产技能、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引进一些项目。”农业农村厅职业农民与家庭农场发展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聚焦“支持特色农业项目实施”,《十二条措施》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创建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特色畜牧业、农业科技装备支撑、农产品品牌培育和推广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帮扶措施和项目,拿出“真金白银”,为每个县确定责任单位、科技服务团队和龙头企业一对一帮扶。

  例如,在支持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明确将省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省级优势特色产业乡镇(省级产业强镇)、“高原粮仓”项目向欠发达县域倾斜。到2025年,支持每个县域至少实施一个项目。每个参与集群建设的欠发达县域安排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每个省级产业强镇安排资金1000万元,每个“高原粮仓”项目安排资金不低于900万元。

  “托底不是包办,帮扶不是代干。《十二条措施》是一个政策包,县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条件,找准主导产业、做好统筹谋划。在项目申报上,要结合各地实际,加强与联系责任单位对接,做好项目评估论证,确保达到项目‘可实施’的硬条件。另外,还要明确各类资金安排,确保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农业农村厅计划投资财政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托底性帮扶明确,每个县要有央企、地方国企等帮扶企业,发挥企业在资金项目、产业培育、资源开发、商贸流通、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共建基地园区、共同开发产品、共同经营等方式,开展多领域、全链条深度合作。

  “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欠发达县域距离消费市场远,农民生产出的优质农产品难以和市场进行及时有效对接。”李涛说。

  在《十二条措施》中,每个县域明确了一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帮扶企业。此次帮扶中,四川白家阿宽食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对接甘孜州甘孜县。

  “近年来,公司通过在全国多地打造农产品种植基地、进行技术培育、采购农产品、创造就业岗位等措施助农增收。2023年,公司在全国各地采购的农产品深加工制品达到4亿元。”白家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公司将结合自身产品生产及供应链需求,与甘孜县农作物种养基地建立联系,开展原材料采购合作。同时,与当地代理商、经销商对接,搭建产品销售网络。”

  在前期脱贫攻坚帮扶行动中,一个共识是:引导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通过订单采购、股份合作、技术服务、优先就业等形式构建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形成真正的利益和命运共同体,才能真正实现助农增收。

  在凉山州普格县,当地对接企业发挥自身平台优势,采取“龙头企业+科研示范基地+合作社+大户+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艾草种植,带动650多户农户年均增收1.2万元。

  “接下来,我们将支持欠发达县域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实施家庭农场培育提升行动和‘耕耘者振兴计划’等,实现主体培育和人才培养同向推进。”农业农村厅职业农民与家庭农场发展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龙头企业要以市场化为导向,重点开展良种推广、技术集成、产品加工、品牌打造、产销对接等帮扶工作,推动受扶地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帮扶合作过程中,企业要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当地、留给农民。”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带着问题对接一圈后,大家帮马比小龙理清了思路。“发展肉牛、乌金猪、马铃薯等特色产业,路是正确的,但还要在如何增加农民收入上下功夫。”马比小龙说,接下来,当地要转变一些养殖模式,“例如肉牛养殖,以前农户自繁自养,技术难度大、养殖周期长。接下来,我们要发展农户繁育、企业育肥的模式,养殖周期缩短,养殖质量更高,实现企业农户双赢。”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全文完】

标签:

在线留言

LEAVE A MESSAGE

False
False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