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州三代人的记忆中,位于徐州市老公安局对面的青年路羊肉馆,是老徐州人记忆中幸福的味道。自1984年开门至今,该店40年的坚守换来了当地百姓的认可与信赖,也成为了羊肉馆界的“扛把子”,2021年被徐州市商务局认定为“徐州老字号”。
但后来,随着该店的拆迁搬新址,徐州地区出现很多家“青年路羊肉馆”“青年路羊肉烩面馆”,并且店主向食客表示,自己的店就是“老公安局对面那家青年路羊肉馆的分店”。不仅如此,新店经营者看到了“青年路羊肉馆”这块牌子的经济价值,抢注了“青年路”商标,并拿商标反告老店,导致老店因经营字号、商标与“青年路羊肉馆”不一致等问题,被徐州市商务局撤销其“徐州老字号”的认定。
至此,40年老店从2016年起开始维权,2021年拿起了法律武器,终于在2023年12月,等到了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老店胜诉了。
“青年路羊肉馆,这大概是我一生中吃的第一家羊肉馆,多小的时候?还不能吃辣的时候吧”“探店!儿时记忆的味道之青年路羊肉馆。”“排了半个小时的队,吃到啦,很幸福,味道确实很‘徐州’”……
在互联网的记忆中,无数网友们的留言与分享,证明了青年路羊肉馆的“扛把子”地位。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青年路羊肉馆的前身为徐州市云龙区美味小吃部,成立于1984年,由当时的青年社区街道主任邵存兰带领辖区内的五保户、残疾人及困难群体共同创办,属集体性质。1986年,为了增加店铺收益,邵存兰结合徐州羊汤反复琢磨,研制出了徐州特色羊肉拉面(烩面)。因价格实惠、汤鲜味美,羊肉拉面一经推出便收到食客们的好评,曾创下一天卖出1000碗的纪录。
一到饭点,这家街边小店门前就排起长龙。骨头熬制的汤汁,煮开下面,撒上羊油香菜,一碗香浓滚烫的羊肉拉面俘获了无数人的味蕾。这碗朴实无华的羊肉拉面在当时便成为了徐州家喻户晓的地方特色美食,对徐州地区与羊肉相关面食类餐饮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由于店铺开在青年路上,马路对面就是曾经的徐州市老公安局,所以这家店被消费者俗称为“青年路羊肉馆”“老公安局对面的羊肉馆”。
后来,这家云龙区美味小吃部由集体性质改为邵存兰个人承包,由于其年事已高,儿媳翟昌莉便辞掉工厂的工作,开始到店帮着婆婆一起经营。随后几年间,由于原址拆迁,这家羊肉馆经历了两次搬迁换新址,但始终没有离开那条青年路,也正因为店址的更换,在徐州市面上出现了其他店。
2016年,陆续有顾客询问翟昌莉是不是开了分店,称在徐州云龙区绿地附近开了一家青年路羊肉烩面,并且老板还对外声称和原来的老公安局对面的店是同一家,自己和翟昌莉是亲戚关系。
翟昌莉曾上门沟通,发现这家店的经营者是一对年轻夫妻,他们口头保证今后不再对外宣称和老公安局对面的店是同一家。得到了对方的承诺,翟昌莉决定不再追究。可没想到,2019年起,这对夫妻打着“青年路羊肉馆”的招牌又开了几家店,店内打出“老字号”的宣传标识,让众多食客很自然地以为是老店真的开了分店。
频频被“蹭”热度,翟昌莉于2021年开始拿起法律武器走上维权路,以存在不正当竞争为由提起诉讼,将徐州市面上的8家与青年路羊肉烩面相关店铺告上了法庭。
每每提起自己的维权之路,翟昌莉都会红了眼眶。在和律师一起收集证据的时间里,她竟然接到了法院传票,原来,那对夫妻于2021年1月20日经公告受让,从成都一家公司取得了“青年路”注册商标专用权,这意味着,翟昌莉经营的老字号要与注册商标对簿公堂,胜算能有多少?
从婆婆那一代苦心经营的老店铺,如今面临要改店名、换门头,翟昌莉没有退缩,也不愿退缩,经过近一年的证据收集,经过多次开庭审理,最终,2023年12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
经审理,法院认为:从相关部门及人员出具的《证明》记载翟昌莉所经营店铺的历史沿革情况可以看出,虽然该店经营主体的字号并非“青年路羊肉馆”,但众多留存在网络上的网友留言、评论及证人证言等证据互相印证,可以证实公众们口口相传的“青年路羊肉馆”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已经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服务名称,与翟昌莉所经营的店铺形成了稳定的对应关系。对于“青年路羊肉馆”作为徐州老字号被撤销,法院认为不影响对该名称构成有一定影响服务名称的认定。
“青年路”注册商标的专用权,是新店经营者于2021年1月20日经受让取得,远晚于“青年路羊肉馆”成为有一定影响服务名称的时间,故对方取得“青年路”商标并予以使用的行为难言善意。根据知识产权保护在先权利原则,该商标在徐州地区使用在以提供羊肉为特色的餐饮服务上时,应当受到一定的限制。
对方虚假宣传行为被认定,构成了不正当竞争,省高院维持一审判决,即判处被告停止在其字号中使用“青年路”文字;停止“青年路”与“羊肉”搭配作为标识使用;停止宣称“自己是老公安局对面的店”行为;拆除其门店中宣称曾在青年路进行经营的标识、老字号标识、始于1986年的标识;在报纸上连续三日刊登声明,就其不正当竞争行为公开道歉,消除影响;赔偿翟昌莉经济损失3万元。
作为青年路羊肉馆的第三代传人,翟昌莉的女儿国佳原本已在国外工作,因担心母亲一人应付不来,考虑到至亲们为这家店的付出,她毅然回到家乡,陪着母亲一起维权。
三年的维权路虽说画上了句号,可距离终审判决已过去1个多月,国佳和母亲还在苦等一个道歉。维权路上的不易与艰难,让这对母女俩承受了太多,也让国佳意识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如今,国佳承担起店里的营销宣传工作,利用新媒体手段扩大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擦亮老字号招牌。
“我奶奶为这家店倾注了她一辈子的心血,我母亲更是把她所有的青春、热血、汗水都倾洒在这家店上,我也会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才能,好好保护好这个品牌,保护好这家店。”国佳目光坚定地说道。
国佳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虽然“徐州老字号”的认定被徐州市商务局撤销了,此事目前已进入法院调解阶段,但无论结果如何,“老字号”的口碑是几代徐州人认可的,消费者的肯定是她们最大的安慰。“未来我们将继续做好这碗面,守好这家店,因为这是几代徐州人记忆中的味道。”国佳说。